(一)加大勘查力度,实现“开源”
我国国土辽阔,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探明率约为36%,在广袤的国土下,还有大量矿产资源未被探明。因此,需要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进一步摸清家底。
(二)健全政策法规,科学“节流”
我国对各类矿产资源,尤其是优势矿产资源,应加强管理,制定和健全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等法律法规,使矿产的开发与生产更加有序规范,保障国家矿产资源供应“平时不乱(价格稳定)、关键时不断(供应可靠)”,打击非法盗采、走私矿产资源等行为。
(三)完善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储备体系
当前,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与需求快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着力推进矿产资源战略储备,一方面储备稀土、钨、煤炭等相对优势的矿种,另一方面储备铜、铝、铁、锰、铀等相对短缺的矿种。协调好政府、企业、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完善矿产资源储备体系。
(四)推进资源供给国际化战略
在合理开发利用国内矿产资源的同时,我国坚持和平共赢与互利互惠的资源外交方针,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缓解国内资源缺口,不断提高利用国外资源的能力和水平。按照以市场换资源,以资金、技术换资源,以资源换资源等方式,积极参与国外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建立国外矿产资源稳定供给基地,实现矿产资源国际化战略。
(五)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矿产资源开采方式相对粗放,采富弃贫、采易弃难、开采一种矿产抛弃共生伴生矿产等现象较多,同时造成土地破坏,加剧水土流失,污染矿区的地下水、大气,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不足40%,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是我国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