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夜空下,仰望星空,可以看到闪烁的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以及相对星空背景有明显位移的行星;有时还可以看到一闪即逝的流星体、拖着长尾的彗星。这些都是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它们连同通过天文望远镜或其他空间探测手段才能探测到的星际空间物质,统称为天体(图1.2)。

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图1.3)。

地月系由地球和月球组成。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围绕地球运动,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地距离约为38.4万千米。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行星际物质等构成(图1.4)。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质量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并以其强大的引力,约束其他天体按照一定的轨道绕着它运转。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距离约为1.5 亿千米。

银河系是由太阳和众多恒星组成的庞大恒星系统(图1.5—图1.6)。在银河系中,有1 000亿颗以上的恒星。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2.6万光年。目前,在银河系外,天文学家观测到许许多多同银河系类似的星系,统称它们为河外星系。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统称为可观测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