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落分布
城镇空间布局指向 效率指向:城镇空间布局能够促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集聚,有利于经济、 社会、环境效益最大化。人流、物流汇聚之处往往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社会公平指向:城镇注重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等设施的相对均衡布局,提供大量的就业、 发展和交流机会,有利于不同收入人群共享社会福祉。 滨水指向: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在两条河流交汇处,或大河入海处,往往形成较 大城市。
地形指向:平原地区城镇建设最为有利,山地丘陵区城镇建设投入较大。位于地势低洼地区的城镇 应加强排水设施建设。 避灾指向:城镇选址应尽量避开地震频繁并且危害严重的地区,同时还要避开容易发生滑坡、崩塌、 泥石流的地方以及地质活动断裂带。 交通指向:在交通运输枢纽处,比如两条或多条铁路交会处,铁路干线与公路干线交会处,两条或 多条公路干线交会处,往往形成较大城市。 文化指向: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教育科研机构较多处,往往形成文化中心和旅游城市。 环境指向:所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良好,居住区布置在工业区的上风向或城区河流的上游。城市周 围应有良好的植被,最好还要有大面积的水面。
乡村聚落分布特点 从总体上看,自然条件好的地方乡村聚落多或者规模大,自然条件差的地方乡村聚落少或者规模小。 一般情况下,从地势地貌来看,平原盆地乡村聚落多、规模大,山地高原乡村聚落少、规模小。从 气候条件而论,湿润温暖的地方乡村聚落多、规模大,酷寒酷热或干旱缺水的地方乡村聚落少、规 模小。 乡村聚落具有明显的亲水型指向,多靠近水源丰富、水运方便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居民的生产生活。 乡村聚落趋向于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较大的村落往往靠近交通要道,聚落发展与商贸活动互为促 进。 西欧东南部的村庄,多为不设围墙、相对开放的集村。多数村落坐落在平原盆地,或河流湖泊之畔, 或道路通衢之处,建有教堂和广场。在干旱地区的村庄,如阿拉伯的传统村落,多位于河流或泉水 附近,以清真寺为核心,形成较大广场。广场周围的房屋相对密集,配套有商贸饮食行业。 一部分乡村聚落拥有地方特色显著的历史文化。庙宇、道观、教堂附近,家族祠堂所在地,旅游地, 都有助于乡村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 密集型乡村聚落是一种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集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人口稠密的旱作农业地区。 村落格局大而紧凑,但村民住房排列杂乱无章,村中道路较为弯曲,这类村落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 自然形成的。密集型乡村聚落可分为街道式、团块式和棋盘格式等村落。根据乡村的形状,又可分 为团块状村、带状村和环状村。团块状村一般位于地形平坦地区,由众多房屋、院落集聚而成。带 状村多沿河流、山谷和交通线形成。山区沿山麓以及湖塘沿岸的村落常呈环状分布,环状村实际上 也是带状村的一种形式。 分散型乡村聚落是一种呈点状松散布局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地形复杂或特殊的生产类型地区,如水稻生产地区。由于水稻在生产过程中,各发育阶段对水的要求有所不同,对不同地块的排、灌及 水的深度都要认真管理,因此,往往在一定面积的水稻田中间,就有一户或几户农户住在地势较高 处,以便就近管理周围的农田,从而形成分散型乡村聚落。
半聚集型乡村聚落是一种规模不大、村民住房排列较为松散的乡村聚落。最典型的是山区小村,一 个村只有十几户人家,各家彼此排列都不太靠近。还有一种村落是沿一条陆路或水道交通线排列, 但各农户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彼此不连接在一起。

活动: 1.世界上的大城市,为什么多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在滨海平 原、滨河平原、河口三角洲,为什么城市相对密集? 2.纽约位于哈得孙河注入大西洋的河口处,是世界著名的大都 市,读图 2-13,从地理区位的角度,分析纽约成为世界著名 大都市的主要原因。

二、乡村空间结构
探索: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部沪河东岸的河流阶地上, 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址,距今 6000 多年。 半坡遗址大致分为三个功能区,即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 作坊区。居住区在中央,呈椭圆形,以一庄大型房屋为中 心,房屋前面的空间是供氏族成员聚会、议事的场所,后 面是氏族首领的住所;中小型房屋、窑穴等散布周围,其 外围环绕一条大型壕沟,沟北是公共基地,沟东有制造陶 器的窑场。从这里出土的斧、锄、铲、刀、磨盘和磨棒等石制农具以及矛、网坠和鱼钩等渔猎工具, 可以推断半坡居民的生产活动以耕种和渔猎为主。

案例:四川成都新农村综合体 经过多年探索,四川成都在城镇规划区外的农村地区成片成带推进”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 态化”(简称”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效果。到 2025 年,成都计划建成”小组微 生”新农村综合体 500 个以上。 规划建设的新农村综合体要避开地质灾害区和生态敏感资源区,选择背山、面水、近林盘和靠河谷 的位置,确保安全;要尊重自然,顺应地形,做到不填塘、不毁林、不夹道、不占基本农田、少挖 山、少改渠和少改路,突出自然地貌特征。按照”小规模集中”的要求,四川成都合理控制新农村建设规模,坝区以 50-300 户为宜,山地、丘 陵区因地制宜;内部每个小组团控制在 20-30 户,一般不超过 50 户。人均综合用地面积控制在 50-70 平方米。建设”紧凑型、低楼层、川西式”特色民居,建筑层数控制在 1-3 层。新农村综合体充分利 用林盘、水系、山林及农田,避免夹道建设。新农村由几个大小不等的组团构成,组团间留有足够 的生态距离和空间,各组团间距离不宜小于 30 米,组团之间道路宽度不宜超过 6 米。
新农村综合体还围绕”微田园”设计,根据群众意愿规划出前庭、后院,让农户在房前屋后和新农村 其他可利用空间种植蔬菜、水果等,形成”小菜园””小果园”,保持”瓜果梨桃、鸟语花香”的农村风 貌,展现乡野田园风光。

三. 城镇空间结构
案例:深圳蛇口城乡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蛇口位于广东省深圳市西南部的半岛上,西濒珠江口,东隔深圳湾与香港相望。20 世纪 80 年代,蛇口从乡村迅速 发展成为城市。其内部空间结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这里是偏僻渔村,空间结构简单, 以住宅区和生产区为主,商业、教育、医疗卫生等设施少,公共服务水平低。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深圳特区的发展,这里的工业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工厂大多散布在居民住 宅周围,商业网点分散且规模较小。
●20 世纪 90 年代,蛇口工业快速发展,工业用地迅速扩张,形成团块状分布格局;居住空间不断 扩张,大片居住小区拔地而起。与此同时,商业网点不断扩大,但配套服务设施仍显不足。随着城 镇规模扩大,人口大量聚集,出现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21 世纪以来,蛇口迈入发展新阶段,工业区向外地迁移,住宅区面积不断扩大,商住服务功能日 趋完善。如今,这里已发展成为社区功能齐全的新型海滨城区,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案例:成都城市功能区 成都城市功能区围绕市中心呈同心圆状分布,市中心是商业、行政和居住混合区;居住区、文化区 主要分布在二环路以内;工业区较为分散,主要分布在二环路以外。沈阳工业区分布在交通线路两 厢,主要位于市区东西两侧;居住区相对集中,位于市中心区及其外缘。北京作为明清时期的都城, 其中心是故宫而不是中心商务区,商业中心表现为多核状布局。(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成都市的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 (2)结合交通运输干线的引导和集聚功能,分析沈阳市的空间结构特点。 (3)大都市中心区地租水平较高,为集约利用土地,通常高楼大厦林立,而北京市故宫附近的建 筑都不高,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
城乡土地利用 通常,我国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 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 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 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在土地利用方式上,城镇与乡村明显不同,城镇以建设用地为主, 乡村以农用地为主。城镇土地利用是指城镇中工业、交通、商业、文教、卫生、居住、绿化等建设 用地的状况,反映的是城镇布局形态和空间功能差异。乡村土地利用反映农业生产布局、农村居民 点以及相关设施的分布状况。在乡村土地利用构成中,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占有较大比 重,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相对分散。 城镇类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也不相同。比如,工业城镇的工矿用地比重较大,风景旅游城镇则绿 化用地所占比重较高。
合理利用城市空间 与乡村空间不同的是,城市空间集聚了更多的非农产业活动,高楼鳞次栉比,道路纵横交错,居民 出行频繁。城市规模不可能无限制扩大,“摊大饼”式的盲目扩张,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需要确定 不同时期城市扩张的边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 对城市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比如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市政区、生态区等,协调处理好功能 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工业区与其他功能区的关系。工业企业需要纳入工业园区发展,一方面发挥 企业的集聚互补效益,另一方面统一处置工业“三废”。 提出不同的城市规划方案,通过缜密的比较、分析和论证,不断提高用地组织、功能分区和整体设 计的科学性。在城市用地配置中,工业用地的比重不能过高,生态用地的比重不宜过低。想办法让 城市漂亮起来,比如保留原先的山体水体,适当多种一些树木,多造一些水面,多修建一些公园和广场,在适宜的地区尽量把水泥森林变成海绵城市。保护城市的蓝天碧水,保持市民的美好心情。 减少交通运输对于城市生活的不利干扰,但又要确保居民出行便捷。小汽车太多并非好事,交通拥 堵、尾气污染、车位紧张令人头痛。提倡公交优先,引导绿色出行,显然是必要的。再就是构建综 合交通枢纽,提高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换乘效率。城市的开发建设,要从平面变为立体,向城市的 地下要空间,向城市的上空要空间,通过老城区的更新改造,置换出更多的发展空间。想办法让城 市变聪明,关键在于把人的智慧变成城市的智慧,把市民的向往变成城市的行动,构建智能政府、 智能社区、智能设施,提供体贴入微的智能化服务。
城乡发展一体化 合理利用城乡空间,是城乡规划和建设的重要任务。城乡是一个由城市与乡村多种要素构成的相互 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整体,不能封闭起来发展乡村,也不能单靠城市解决乡村问题。只有城 乡发展一体化,才能相互支撑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能够 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二是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这些设 施的运行效率;三是促进城镇与周边地区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四是营造良 好的人居环境,为居民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和丰富的文化空间。

案例: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采取严格空间分区管制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 年)))按照市域空间结构,形成以”三大空间、四条红线”为基本框 架的空间分区管制体系,统著各类规划的空间要求,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和空间管制。统筹优化市域 生态、农业和城镇”三大空间”,促进空间复合利用,建立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城市开发边界和文化保护控制线”四线”管控体系。第一,生态空间内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积极推进 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第二,农业空间内坚持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促进永久基本农田集中成片,支 撑现代农业发展。第二,以城市开发边界锁定城镇空间,推进城镇紧凑集约发展。第四,在市域划 定文化保护控制钱,保护文化战略资源,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活动:探究山村的发展
云南省永胜县东山村现有 41 户,152 人。隶属该行政 村的三个傈僳族村寨,地处横断山脉高海拔地区,村寨内部基础设施差。
读图 2-1-4,简要分析东山村三个傈僳族村寨群众生产和生活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作业:1.根据材料,思 考鹿特丹”水广场”有 哪些作用,对促进城 市内部功能的协调起 到了什么作用。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北 海沿岸,是世界著名 的”低地之国”。全国有 25%的区域低于海平面,还有 25%的区域海拔不足 1 米。荷兰第二大城市鹿特丹坐落于莱茵河与马斯河汇合处,地势平坦,城市 90%的区域低于海平函,素有”水城”之称,面 临海水、河水、雨水和地下水的威胁。鹿特丹因地制宜,设计了具有下沉空间的”水广场”。广场平时是可以供人们游憩、运动的公共活动场所,降雨时可以收集周边区域的雨水进行存营。”水广场” 类似一个防涝系统,储存在这里的雨水,经过处理后被排放至附近的水体。

2.根据材料,思考江苏省扬州市为什么要把城市黄金地段建设成公园。 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大力推进城市公园体系建设,把城市中心地租最高,过去用来建设中心商务 区的黄金地段,打造成为绿色开放、运动休闲的中央活动区。扬州市在每个区域规划建设一个大型” 绿肺”——生态中心;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建设生态体育休闲公园,某生态涵养、体育健身和休 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在老城区等空间比较狭窄的地方见缝插针地建设”袖珍公园”。目前,扬州市区 人均拥有 19 平方米公园绿地,城区大部分市民步行 10 分钟或骑车 5 分钟即可到达一个公园。位于 瘦西湖畔的宋夫城体育休闲公园,高峰时每天入园锻炼的人数超过 2 万人次。

答案:一、活动 1.中低纬度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居住。滨海平原、滨河平原、河口三角洲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且
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所以城市相对密集。 2.主要原因:地处温带,气候宜人;地形平坦;航空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等交通方式多元,交通便利。
二、案例:四川成都新农村综合体
1.提示 新农村综合体按照“ 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进行规划设计,即采用小规模农户分布、由 几个大小不等的小 聚居组团组合而成、充分依托当地生态环境进行设计。
提示 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充分依托自然地形地貌,各聚居组 团自然分布于山、水、田、林、路之间,保留传统农 村的文化、建 筑、农田、树木、森林、鱼塘等元素,保留自然优美的生态系统 和田园风光,且尽量用微景观来营 造生态环境,包括微田园、 微景观、微道路等,避免城市中大草坪、大绿地的做法。
三、案例:成都城市功能区 2.(1)成都属于团块状的城市空间结构,这跟当地的地形有关。成都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功能区的分布不
受地形的阻隔,使之可以成片分布。 (2)沈阳以组团式的松散布局结构建设,沿三环高速公路向沈山、沈大、沈哈、沈抚、沈丹、沈盘等交通干线放射方
向发展。 (3)北京是一座具有优秀历史文化传承的古城。如果过分改动故宫周边的环境,会影响它的历史价值,为了保留故宫
的文化气息,所以周围都不允许建高层建筑。
四、活动:探究山村的发展 位于横断山区,地形起伏较大;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地块狭小;交通不便,无法使用机械;该地区经济落后,生 产力水平较低,劳动强度大;村寨分布比较分散,不便于居民之间的联系,管理难度较大;基础设施差,居民生活条 件差;环保意识薄弱,生态破坏较为严重,自然灾害频繁。
作业:1.提示 鹿特丹“ 水广场” 的作用:可以为人们提供游憩、运动的公共活动场所,且降雨时可收集多余的
雨水,促进水循环,减 轻洪涝灾害。
鹿特丹“ 水广场” 对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协调所起的作用:鹿 特丹“ 水广场” 的建设,体现生态城市的观念,加快
生态城市的 建设,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协调。
2.提示 江苏省扬州市大力推进城市公园体系建设,打造适合 人类居住的城市环境,因此把城市黄金地段建设 成具有休憩、运动功能的公园。

下载学案PDF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