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列材料,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展探究。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承担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功能,关系到区域甚至全国范围的生态安全。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属于限制开发的区域。区内不允许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2016年,我国共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25个,覆盖的县市区数量为676个,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53%。这样做的重要意义在于,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国家生态安全保障水平。

(1)收集关于某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生态功能区建设目标等基础数据和信息。

(2)结合实例,分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在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基于对上述挑战的分析,从政策、经济、社会等角度提出应对的措施和建议。

(3)想一想,国家设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目的和意义有哪些?

(4)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等一系列生态文明体制。议一议,环境保护政策措施的推行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有哪些积极的促进作用?

2.政府、企业和公众是参与生态环境管理的三大责任主体,其中公众是生态环境安全的最大利益相关人。由国家生态环境部颁布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已于201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办法旨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据此完成相关任务。

(1)登录你所在地区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官方网站,了解有哪些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会在公开平台上公示。

(2)了解环保投诉电话12369的主要受理范围。除此之外,你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了解和参与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

(3)查阅有关资料,分析政府、企业和公众在环境管理中各扮演的角色。

下载PDF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