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地处福建省西部山区,历史上山清水秀,林茂田肥,人们安居乐业。近代以来,由于森林遭到严重破坏,长汀一度成为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1985年,长汀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1.5%,不少地方出现“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晴三天,闹旱灾;雨三天,闹洪灾”的现象。进入21世纪,长汀县确立了走绿色发展之路的新思路,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长汀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2.8万亩,减少水土流失面积98.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86年的59.8%提高到现在的79.4%,实现了“荒山—绿洲—生态家园”的历史性转变。在此基础上,长汀县建设湿地公园、发展生态农业与绿色旅游,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2017年,长汀县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活动:1.如何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结合当地或你了解的案例,谈谈福建长汀经验带来的启示。
2.“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就上面的论述,与同学交流你的看法,说说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