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的生产与消费反映了石油的供给与需求关系。石油的生产与石油的分布以及勘探、开采技术水平等密切相关;石油的消费则主要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等。
世界石油的生产与消费
世界石油的生产地分布相对集中。从地区分布看,中东是世界上石油产量最大的地区,其产量超过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3;从国家分布看,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和美国等国是世界上石油产量较多的国家。近年来,美国页岩油生产技术获得重大突破,石油产量增长迅速,改变了世界石油生产版图。

世界石油的消费与经济规模高度相关。从地区分布看,亚太、北美和欧洲西部是世界石油消费数量最多的地区;从国家分布看,美国、中国、印度、日本等国石油消费数量位居世界前列。近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费数量增长较快。

世界石油主要消费地与生产地相背离,决定了石油在国际贸易中的独特地位。目前,世界石油贸易量占石油消费量的比例超过60%,亚太、北美和欧洲进口石油最多,约占世界石油进口总量的80%。世界石油贸易需要通过运输来实现,其中60%以上的石油贸易量需依靠海运,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好望角、苏伊士运河等成为海上石油运输线上的重要节点。
我国石油的生产与消费
我国石油生产起步晚,但发展快。20世纪60年代,大庆油田的投产,使我国摆脱了“贫油国”的帽子。随着胜利、中原、华北等大型油田的陆续开采,我国石油生产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而且还大量出口,石油出口一度成为我国外汇的主要来源。
进入21世纪,我国石油科技紧跟世界步伐,石油勘探和开采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石油生产保持平稳增长,目前石油年产量稳定在2亿吨左右,我国已跨入世界石油生产大国行列。为了延长油田开采年限,保证国内石油资源持续供应,近年来我国开始对石油产量进行宏观调控。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石油消费量逐年增加,国内石油供给开始出现不足且缺口扩大,因而石油进口数量也逐年攀升。1993年,中国首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9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突破50%警戒线;2017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69%。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