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可再生资源是经过漫长地质年代形成的,具有不可再生性,随着开采量的不断增加,其储量会逐渐减少,甚至有可能枯竭。例如,俄罗斯米尔钻石矿在持续开采46年后,因资源枯竭于2004年正式停产。不同类型的非可再生资源,形成条件不同,存储条件也不同,空间分布差异较大。

矿产资源是重要的非可再生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矿产资源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在当前和可预见未来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和气态的自然物质。根据矿产资源的特点和用途,可将其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三大类。
金属矿产资源:指经冶炼、可以从中提取金属元素的矿产资源,如铁矿、铝土矿、铜矿、铅矿和辞矿等。铁矿石在自然界中的储藏比较丰富,分布较广,目前澳大利亚是铁矿石探明储量最多的国家。

金属矿产的质量和其品位相关,如铁矿品位在50%以上的称富矿,品位在30%左右的称贫矿。我国金属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钨、锡、锑、稀土、钽、钛、钼、铌、铍和锂等。部分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大、质量高,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如钨、锡、钼、锑和稀土等;但许多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质量欠佳,如铁、锰、铝和铜等金属矿产基本以贫矿为主。此外,中小型矿床所占比重大,大型、超大型矿床所占比重小。
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分布广泛,但又相对集中于几个地区,如铁矿主要分布在鞍山-本溪、冀北和山西,铝土矿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贵州和广西,钨矿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和广东,锡矿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和湖南。
名词链接:矿床是在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有用矿物的聚集地。

非金属矿产资源:指除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外,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供工业提取非金属化学元素、化合物或可直接利用的岩石与矿物,如磷矿、金刚石、石灰岩等。其中,磷矿是一种重要的化工矿物原料。世界磷矿储量丰富,其中非洲的储量约占世界的80%,摩洛哥是目前磷矿探明储量最多的国家。

我国己探明的非金属矿产有90余种,产地有5000多处。大多数非金属矿产资源探明储量丰富,其中菱馍矿、石墨等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磷矿、高岭土、大理石、花岗石等储量也比较丰富;梆盐、棚矿等储量相对贫乏。

能源矿产资源:指埋藏在地下、山内或暴露于地表,开采后可直接或经加工提炼后作为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矿物。例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石油是具有天然产状的一种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石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也是重要燃料。石油的储量有限,空间分布不均衡。目前,中东地区的石油探明储量约占世界的50%,其中沙特阿拉伯的石油探明储量最大,约占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17%。

石油的含硫量是评价石油质量的重要指标,含硫量越低的石油质量越高。通常把含硫量大于2%的石油称为高硫石油,0.5%-2%的石油称为含硫石油,小于0.5%的石油称为低硫石油。
我国能源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但结构不理想,煤炭资源、比重偏大,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比重偏小。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但适于露天开采的储量少,并且各地区煤炭种类和质量差异较大。石油资源探明程度低,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
天然气资源、分布比较集中,中西部地区的天然气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一半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