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我国的母亲河,横跨我国三大地形阶梯,上游、中游、下游的情况迥然不同。长江流域集聚了众多的人口、城镇和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长江流域的开发建设,需要统筹、协调处理好上游、中游、下游地区的发展关系,河源和上游地区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中下游地区更要注重绿色发展和人居建设。
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要重点依托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做大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促进“两头”开发开放,即上海及中巴(巴基斯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

长江水系发育,由数以千计的大小支流组成。长江航运发达,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国家实施“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战略,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使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益。长江水系自上而下,大体上可分为6个区域性航道网。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也是我国走绿色发展之路的重要示范。

影响河流航运价值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长江干支流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可开发量为1.9亿千瓦,占全国可开发量的一半以上。长江宜昌以上的河段水能资源占全流域的80%以上,且主要集中在金沙江段和长江三峡段。合理开发长江水能资源,国家进行了科学论证和周密部署,相继修建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溪洛渡水利枢纽等一系列水利工程。

阅读:长江中游城市群
2015年4月国家发布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该城市群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战略定位是我国经济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
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农业基础扎实,矿产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交通运输发达,产业基础雄厚,科技教育资源丰富,在我国未来空间开发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武汉是老工业基地和中部经济中心,产业体系相对成熟,现已形成以光电信息和生物医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群。长沙、株洲、湘潭是湖南的“金三角”,综合经济实力占到湖南的2/5。南昌—九江工业走廊是江西加工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区。
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需要突出武汉、长沙、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完善合作机制,引领带动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协调互动发展,促进三大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共建、公共服务共享、开放合作深化。
长江中游城市群要加快武汉—九江、长沙—南昌等城际铁路建设,形成环状快速铁路交通网,构建2小时经济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