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小河沟是泾河支流蒲河左岸的一条支沟,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西南,是黄土高原地区的典型小流域。治理前,这里水土流失严重,每平方千米每年平均泥沙流失量达4300吨,最高可达1万吨。20世纪50年代,这里开始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根据土壤侵蚀的规律,实行了“保塬、护坡、固沟”的治理方针(图4.8)。

保塬。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削减地表径流;营造护田林网,造林以用材林和果林为主,形成林粮间作、果粮间作的生态农业体系;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节约和充分利用水资源。

护坡。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封坡育林育草,达到拦截涵蓄坡面径流的作用。

固沟。在主要沟道打坝建库,拦泥蓄水;在各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既固定了沟床,又拦截了坡面和上游的大量泥沙,稳定了坡脚。

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在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和工程措施的综合作用下,南小河沟现在已经是塬面条田连片,沟坡林草茂密,沟底坝库相连,一般暴雨时水不下塬,泥不出沟,农、林、牧业得到全面发展。如今,这里的林草覆盖率已达84%,被誉为“黄河中游的一块翡翠”。如今,这里建有数字小流域系统,应用GIS技术等现代信息化手段,全面收集小流域的相关信息,并建立相关信息连接与平台,在可视化状态下把小流域的地理信息、气象水文信息、土壤侵蚀信息、土地利用信息、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信息及水土保持综合效益信息输入计算机,实现各类数据的有效存储与共享,并建立一套应用服务系统,从而为构建“土壤侵蚀预测预报模型”以及流域的管理与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下载PDF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