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初,以南海、顺德为代表的地区,乡镇企业逐步发展,珠三角地区乡镇工业开始起步。80年代中后期,在“引进来”及“出口导向”政策指引下,东莞利用当地廉价土地、大量外来劳动力和欧美等地外资,就近承接港澳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展“三来一补”“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90年代初,东莞、惠州抓住台湾等地传统制造业和电子产业转移的契机,建立了以“贴牌生产”为主要方式的乡镇工业园区。随着乡镇工业发展和集镇落户政策放宽,珠三角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更为迅速,成为全国市镇数目多、密度大、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