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1949—1978年,上海城市化进程较缓慢,但是工业化的发展仍推动了上海的地域扩展。20世纪50年代后期,上海在建成区外开辟了许多工业区,并先后建成闵行、吴泾、嘉定、安亭、松江、青浦、南汇、崇明等卫星城。70年代,为配合引进大型联合企业,先后开辟了金山卫和吴淞两个卫星城,使上海的城市布局由单核心城市发展成为组合城市。

1979—2000年,上海步入城市地域迅速扩展时期。特别是90年代以后,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上海确立了建成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上海建成区与卫星城连成一片,上海大都市初步形成,城市地域迅速扩大。2000年至今,上海逐步形成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联动发展的格局,城市空间发展从黄浦江拓展到长江,多层次的城市空间体系结构基本形成。

1.想一想,上海在城区周围建设卫星城,对城市发展有哪些积极作用?但卫星城与中心城区融合后,又可能会造成哪些新的问题?

2.从21世纪开始,上海的城市空间发展从黄浦江拓展到长江,这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下载PDF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