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例如,甘肃省的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我们可以通过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甘肃省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区域,分别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地域范围、形状和面积,有明确的区域特征。例如,甘肃省的干旱区位于该省西北部,湿润区位于该省东南部,各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人们划分区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对区域开发利用。

知识窗:全国主体功能区 

全国主体功能区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2011年6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发布,将全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

优化开发区域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限制开发区域指资源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禁止开发区域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

下载PDF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