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更多的交通运输需求,从而要求交通运输布局做相应的变化。一般而言,交通运输需求量较小,则布局的交通线标准较低、场站规模较小;交通运输需求量较大,则需要布局的交通线标准较高、场站规模较大。
区域内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因此,区域内的交通运输需求差异较大,交通运输布局需重点关注交通运输需求大的点和线。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心,也是区域客货集散中心,交通运输需求大。因此,城市成为区域交通运输网的节点,区域主要交通运输线应尽可能连接沿线主要城市(图4.3)。我国规划未来50万人口以上城市都通高速铁路。

思考:1.京沪高速铁路沿线的高铁站的布局有什么特点?如果高铁站布局过密或过疏,会产生哪些问题?
2.高铁站基本上都设立在城区的边缘,为什么?
在相邻重要城市之间,往往需要布局多条平行的交通线,才能满足两城市间庞大的交通运输需求。例如,北京和天津之间,就建设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普通公路和铁路等不同交通线。
交通运输需求有运距、运时、运量、运价、运向等差异,因此,区域交通运输布局要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客、货运输任务的完成往往需要经过不同运输方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区域间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不仅关注单种运输方式的运速,更关注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输时效。因此,交通运输布局还要注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转运效率,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便应运而生(图4.4)。

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增长的特点,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义乌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小商品生产和销售中心,对航空运输的需求快速增长,促使义乌航空港的开通和逐步扩建。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分布的特点也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