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布局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工业发展的早期,原材料、交通运输和市场需求是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那时原材料和产品到市场的运输费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1909年,德国学者韦伯提出”工业区位论”,认为工业的区位选择总是趋向于运输成本最低的区域位置。
随着工业的发展,劳动力素质和成本也成为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后,环境因素也成为不可忽视的区位因素。总的来说,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原材料:原材料的数量、质量和运输成本等对工业区位有着较大的影响。原材料不便长距离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应靠近原材料产地布局。例如,制糖工业每生产l吨糖需要6-12吨甘蔗或8吨甜菜,而且甘蔗、甜菜不能长期储存,因此制糖厂布局在原材料产地较为合理,可以节省原材料的运输成本。

市场需求:一般来讲,接近消费市场可以节省运输费用,也可及时获取市场的动态信息。因此产品不便长距离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应接近市场,采用”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形式。例如饮料厂、家具厂等。
交通运输: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因此,沿江、沿河和沿海港口及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有较大的吸引力。例如,矿产资源的开发,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运输条件好的矿产资源会得到优先开发。
现代发达、多样的运输系统可以大大降低运输费用,使原来布局在原材料产地的工业部门发生较大变化。例如,中国和日本位于沿海的钢铁工业,主要是依靠便捷的海上运输,进口澳大利亚、巴西等国的铁矿石,到岸就地加工冶炼,产品供给附近的市场或出口。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也使石油化学工业的布局趋向于市场。

有些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原材料和产品的体积和质量较小,便于运输,同时价格高,附加值高,对交通运输条件有更高的要求,多布局于航空运输发达的地方。
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工资水平及生活习惯对工业区位选择都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讲,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如电子装配、普通服装加工等工业需布局于劳动力充足的地方。我国珠江三角洲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改革开放初期当地劳动力成本低,许多国外企业愿意在此投资建厂。对劳动力素质有较高要求的企业,如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工业,需要接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学技术发达的地区。

动力:充足的动力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对于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例如炼铝工业等,需布局在能源的供应地。
环境条件:不同工业对环境条件有着不同的要求。如酿酒业需要优质的水源,电子工业需要清洁的环境等。有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工业布局也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其他因素:除了上述因素,政策、个人喜好或特殊关系等也会对工业区位产生影响。例如政府通过法规、税收、用地、交通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政策影响工业的生产和分布。某些企业家的个人喜好或特殊关系,也会影响工厂的选址。
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会发生哪些变化?
你认为影响工业区位因素的作用是一成不变的吗?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哪些因素的作用越未越明显?为什么?
举例说明其他因素是如何影响工业区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