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不同。在工业发展早期,原料往往是影响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例如,英国中部、美国五大湖地区以及中国东北地区,因拥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形成了以采矿、钢铁、机械为主的传统工业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单位工业产品所消耗的原料不断下降,获取原料的范围不断扩大,替代性原料日益增多,原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弱,而市场和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愈加显著。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产品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知识、技术、劳动力素质以及环境质量等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例如,在交通与通信便捷、科技人才密集、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的地区建立以高新技术为特色的工业园区,著名的有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等。此外,地区政策与投资环境、文化环境等也对工业区位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工业布局须考虑影响企业生产成本的区位因素。市场是实现价值的场所,其规模、需求、竞争环境、管理秩序等都对企业效益产生重要影响。有些工业部门需要其他部门提供原材料或配套产品,从而形成工业产品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构成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的产业链。也有些工业企业之间虽无产品之间的直接联系,但为了共享道路交通、水电、厂房,以及商店、学校等公用基础设施,或考虑到劳动力成本,通常也会集聚在一起,形成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例如,有些工业开发区建造的多层标准厂房内,聚集有服装、制鞋、箱包、小五金等多种工厂。各工厂之间除物质联系以外,还存在生产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联系。

企业在空间上集聚,不但有利于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减小原材料、半成品以及零部件的转运距离,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而且有利于企业间的生产协作、信息交流,促进技术创新。但是企业过度集中,也会出现用地紧张、水电及原材料供应不足、交通拥堵,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