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土地面积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可达性和土地价格等各不相同。在城镇内部,居住以及工商业等各类活动之间必然发生竞争,其结果是形成了同类活动的空间集聚并按一定规律分布的城镇内部空间结构。不同区域形成各自不同的主导功能,进而形成城镇功能分区。

按照土地利用类型,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可分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生态区等。

●居住区:也称住宅区,是指为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镇最基本的功能区。住宅用地是城镇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商业区: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等组成,大多分布在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中小城镇的商业区多位于城镇中心,而大城市往往形成多个不同等级的商业区。商业区人员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是城镇的核心区。大城市中心商务区一般由中心城区最繁华的街区和街道组成。

●工业区:近现代城镇的发展大都与工业有关。目前,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镇外围,并沿主要交通线分布。

●生态区:是城市具有特定生态环境、发挥特定生态功能的区域,主要包括休憩用地、绿化地带以及特定生态保护地等。生态区分布一般不受付租能力、市场等经济因素的约束。当今社会,建设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现代城镇已成为共识。

当今城市功能越来越复杂,除了上述功能区以外,还有一定规模的行政区、文化教育区和风景名胜区等。

城镇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界线,一个功能区往往以某种功能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功能。从城镇发展历史看,城镇发展初期,规模较小,各功能区往往混杂布局,尚未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异;城镇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城镇功能分区逐渐明显;到后工业社会,城镇功能分区可能弱化。

科学、合理地利用城镇的内部空间意义十分重大。城镇规划建设须充分考虑城镇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环境承载力、历史文化基础以及建设发展规模等,坚持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创造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人居环境。

下载PDF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