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移民是将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人口迁移到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以改善移民生产和生活环境,保护和恢复迁出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宁夏立足于区域自身的自然、社会和丈化背景,实施了规模空前的生态移民工程。

宁夏南部山区干旱少雨、自然环境极端恶劣,灾害频发,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是生态移民的主要迁出区。这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素有”苦癖甲天下”之称。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加速恶化。生态移民成为改善该地区人居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和构筑国家生态屏障的重要途径。
红寺堂移民开发区位于吴忠市,属于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核心区,1998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是我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安置区。这里地处盆地,地势南高北低,有较丰富的土地资源、旅游资源以及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该地区充分利用宁夏沿黄河两岸优越的自然条件,开发建设了红寺堂灌区,解决了宁夏南部山区移民的用水问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宁夏红寺堡移民开发区开发建设以未,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给移民新建了日光温室、菌棚等,引导他们发展现代农业。

生态移民扶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生态环境大大改善。原来红寺堡是一片荒凉的戈壁滩,放开发成移民安置区后,人工植树400万林,森林覆盖率达到40%,年降水量从270毫米增长到300毫米。
综合来看,宁夏红寺堡移民开发区先期生态移民综合效益良好,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生态效益显著,有效遏制了生态退化势头,改善了迁出区的生态环境。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经济状况逐渐好转,社会环境有了很大改观。

思考:1.为什么要进行生态移民?2.在移民迁出区和迁入区,分别需要解决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