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东北地区辽阔的土地便吸引了来自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移民。明清时期,大批移民来此开荒种地。移民主要来自山东、河北等地,山东人最多。

“关东”原指山海关以东一带地区,后泛指东北各省。人们把不顾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迁入现象称为“闯关东”。19世纪中期,我国总人口突破4亿。面对沉重的人口压力,1860年东北地区开禁放垦,以山东人为主的移民迅速涌入。东北地区人口从1871年的330万猛增到清末的1840多万,成为当时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龙江省是移民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省份。其中,前30年为人口净迁入;从20世纪80年代起变成人口净迁出,人口多向南迁移,被称为“雁南飞”现象。

1.读图1-2-4,指出历史上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路径。

2.1980年以来,为什么黑龙江人口迁移出现“雁南飞”现象?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下载PDF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