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这就是地域分异。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就是地域分异规律。

(一)纬度地带性

分异规律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层的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有规律的差异性,这成为制约自然环境差异性的基本因素。一般来说,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引起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纬线延伸,并随着纬度而变化。这种呈纬向带状分布的差异,就是纬度地带性分异。

(二)干湿度地带性

分异规律在同一纬度地带内,降水量往往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少,从而形成不同的自然环境。这种由于水分条件不同而导致的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的差异,被称为“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这种分异多沿经度方向变化,又称为“经度地带性分异”。

低、中、高纬度地区相比较,哪个地区的干湿度地带性分异最为明显呢?

(三)垂直分异规律

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逐渐降低,降水发生变化,从山麓到山顶,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会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这就是垂直分异。出现垂直分异的山区,处在一定的纬度和干湿度地带上,必然受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双重制约。

在垂直分异规律的支配下,具有一定高度的山体,由下而上出现随等高线延伸的不同带状自然环境,称为垂直自然带。植被和土壤是自然环境的“镜子”,因而垂直自然带的划分,通常以植被或土壤为主导标志。垂直自然带在珠穆朗玛峰地区有明显的表现。同一山体的垂直自然带,又有阴坡和阳坡的明显差异。

(四)地方性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是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它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的规律。

地方性分异常常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的规律。有序性指在地方地形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沿着一定梯度有规律地更迭。重复性则表现为有相同发育历史的自然单元,在相邻的小区域内重复出现。例如,在黄土高原的多个小流域内,都能看到川地、冲沟等地形呈树枝状镶嵌在塬、墚、峁、土石山等之间的同一类地形单元里。

地方性分异还发生在更小的尺度上。诸如坡麓、坡面、坡顶的地貌部位差别是最重要的小尺度地域分异。岩性和土质的差别也是小尺度地域分异的重要原因。由于基岩风化壳直接影响土壤的发育,在相同的地貌部位,岩性的差别可以形成不同的小环境,生长不同的植物种类。例如,华北的石灰岩山坡,土壤呈碱性,多生长柏树;花岗岩风化的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

下载PDF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