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环境内在联系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或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某一要素或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或部分甚至整体的改变,可形象地比喻为“牵一发而动全身”。
整体性表现在不同尺度的地理环境中,大到全球尺度的海陆对比,小到地方性尺度的森林系统。

我们家乡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是不是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是在空间上随机地结合起来的呢?
(二)自然地理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系统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系统具有组成要素不具备的统一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整体性效应。比如,形成土壤的功能、生产有机物的功能等;东亚季风的形成,也是大陆与大洋组合后产生的新功能。
自然地理系统整体性的强弱,取决于各组分的完备性和功能的协调性。整体性强,系统抗干扰的能力强,稳定性就好;反之,则表现为组分和结构简单,功能不协调,如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三)自然地理系统整体性的演替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地理系统发展的方向、强度、形式会发生变化。周期性的日变化、年变化是在现有结构中产生的,一般不会导致系统的演替。当演变强度超过稳定阈限时,系统结构就会遭到破坏,重新建立起新的系统结构,产生新的功能,形成新的平衡。这便形成了自然地理系统整体性的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