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受到外部干扰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该要素与其他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其他要素发生连锁变化,
最终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发生改变。与自然环境普遍存在着的演化相比,干扰下的环境变化多为快速的,各要素变化也不同步。例如,陡峭山地逐步侵蚀为浑圆丘陵的演化过程中,植被同步由灌草演化为森林,这一过程可能需要上千万年;而遭受火灾干扰后,损毁植被由灌草演化为森林可能只需几十年。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不断增强。通过自然环境要素连锁变化,
不但干扰的后果常常被放大了,环境变化也越来越快。环境的快速变化往往不利于人类的适应。
案例:东北过度采伐森林导致自然环境的整体变化
东北林区北部为寒温带针叶林,南部为针阔叶混交林(图5.4a)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经过100多年的大规模采伐(图5.4b),至20世纪末,东北林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森林面积锐减。森林面积锐减,一方面造成土壤缺乏枯枝落叶的补给,且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另一方面降低了森林滞留降水的功能,导致降水时易形成洪水(图5.4c),无降水时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水土流失加剧使地面沟谷纵横(图5.4d),土层变薄,岩石裸露,岩石的风化速度加快。自20世纪末,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林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森林逐渐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