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构造学说是近几十年来解释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较为盛行的一种学说。该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六大板块,而且每个大板块内部还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这些板块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运动是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之一。

板块运动形成了板块之间的两种基本关系:板块与板块之间互相碰撞,或者相邻板块彼此分离。它们对于宏观地形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大影响。

板块构造学说由美国摩根、英国麦肯齐、法国勒皮雄等人于1967年提出,到1973年基本成形,直到现在仍在继续完善。

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山脉。当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位置较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弧或海岸山脉。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岛弧链,就是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相撞形成的。

在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则形成巨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或发育为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活动

  1. 读图2-28、图2-29,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说明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2.设计模拟实验或绘制示意图,说明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岛弧链是怎样形成的。

下载PDF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