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因异常地质活动,使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遭到破坏的灾害事件,包括泥石流、滑坡等灾种。
滑坡指斜坡上的不稳定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滑坡一般发生在岩体或土体结构松软、破碎,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山地丘陵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是滑坡的多发区。我国的滑坡主要发生在云南、四川和贵州等省,以及黄土高原和秦岭-大巴山地区。
滑坡会掩埋房屋,造成人畜伤亡;摧毁城镇、工厂和矿山;破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交通安全;破坏地表覆盖物等。
阅读:泥石流
泥后流多发生在山高沟深、地势陡峻的山区,是由暴雨或冰雪融水等引发,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和松软土攘的特殊洪流。泥/吕流暴发突然,来势凶猛,常常给当地村镇、道路、建筑物和矿山等造成毁灭性的灾难。例如,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省舟由县暴发了特大泥后流。泥石流带长约5000米,平均宽度300米,平均厚度5米,总体积180多万立方米。受泥石流冲击的区域被夷为平地,城乡居民住房大量损毁,交通、供水、供屯和通信等基础设施陷于瘫痪,河道严重堵塞,人员伤亡惨重。截至2010年10月11日,1501人遇难,264人失踪,造成严重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