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是克罗地亚西北部的石灰岩高原的名称,在那里发育着由石灰岩溶蚀而成的各种奇特地貌。19世纪末,地貌学者司威依奇首先对该地区进行研究,并借用”喀斯特”一词作为发生在可溶性岩石地区的地貌和水文现象的总称。
喀斯特作用是水对岩石的化学溶蚀作用和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沉淀作用的总和。在此作用下形成的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喀斯特作用不仅发生在地表,还更多地发生在地下,形成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

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峰丛、峰林、孤峰、溶沟、落水洞和喀斯特漏斗等。由碳酸盐岩石发育而成的山峰,按其形态特征,可分为峰丛、峰林和孤峰。地表水沿岩石裂隙溶蚀、侵蚀形成溶沟。落水洞和喀斯特漏斗都是地表水集中漏入地下的地点,喀斯特漏斗为碟形、漏斗形和圆筒形的小型封闭式圆洼地。在峰林中间的宽阔而平坦的谷地为溶蚀谷地。
地下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地区独具特色的地貌,主要有溶洞和地下河。溶洞里的地貌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石钟乳多呈钟乳状、锥状等。石笋形如竹笋,具有同心圆的堆积结构。石柱是由向下延伸的石钟乳和向上生长的石笋互相对接形成的。
思考: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分别有哪些种类?你见过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