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吸收透过大气的太阳辐射后升温,同时又持续向外(主要是向大气层)释放辐射能量,形成地面辐射。由实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由于地面的温度比太阳低得多,因此地面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要长得多,其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部分。通常根据辐射波长的差异,将太阳辐射称为短波辐射,而将地面辐射称为长波辐射。

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可强烈地吸收地面辐射。地面辐射释放的能量,除极少一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75%~95%)都被截留在对流层大气中,使大气增温。所以说,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大气的温度比地面还低,所以大气辐射也是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的一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大部分向下射到地面。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其方向与地面辐射相反,故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又把热量归还给地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天空中有云,特别是有浓密的低云,或空气中湿度比较大时,大气逆辐射就会增强。

在本章第一节中,我没有弄明白“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的道理,原来答案在这里!

阅读:大气热力作用的意义

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既降低了白天的最高气温,又提高了夜间的最低气温,从而减小了气温日较差,使得地面因昼夜交替而导致的温度波动趋于缓和。如果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将会下降到-18℃,那么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态系统将不复存在。正是大气的保温作用,才使得地球表面平均气温提高到15℃左右,形成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环境。

下载PDF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