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浩渺的宇宙中看地球,它的表面好像被一层”薄纱”所包裹着。这层”薄纱”就是大气。
地球上的大气不仅满足了地球上生物维持生命的需要,而且是地球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发挥着重大作用。

现代地球大气是距今3.5亿年前,当陆地上开始出现大量植物时,才逐渐演变形成的。大气是由干洁空气、固体杂质和水汽等组成的混合物。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有氮气和氧气,其次是氢气、二氧化碳、甲烷和臭氧等。

氮气(N2)氮气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氮元素是生物体内蛋白质和很多复杂化学物质的组成部分,是生物体健康生长必不可少的元素。
氧气(02)氧气是大气中含量仅次于氮气的气体,是众多生物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C02)二氧化碳主要来自火山喷发、动植物的呼吸以及人类活动。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近几十年来,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温室效应”加剧,对全球气候产生深刻影响,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臭氧(03)高空的氧,在太阳紫外线的催化作用下,形成了由3个氧原子组成的臭氧。臭氧的浓度在垂直方向上分布不均。距离地面20-25千米是臭氧浓度最高的区域,称为臭氧层。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因而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但是在低层大气中,臭氧浓度增高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一系列不利影响。

水汽(H20)大气中的水汽含量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变化。
沙漠和极地地区的大气中,水汽含量极少,而在热带雨林地区,水汽在大气中的比重约占到5%。水汽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当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体微滴或者:凝华成冰晶时就形成了云。如果这些小颗粒变得足够大,它们就以雨、雪等形式降落。
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大气中增加了许多新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气溶胶和污染气体。它们留存于大气中,构成大气的临时组成成分。
思考:大气的组成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
名词链接:
气溶胶:大气中均匀分布着相当数量的团体微粒和液体微滴,如海盐、粉尘、灰尘、烟尘和有机物等,它们所构成的稳定混合物,统称为气溶胶。气溶胶的产生,除了来自火山爆发、流星体燃烧、森林火灾、海浪飞沫、风沙土尘和植物花粉传播等自然过程外,更主要的是来自人类活动,如工业生产、生活燃料以及各种交通工具排放产生的烟雾粉尘等。
污染气体:随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许多有害气体会被排放到大气中,它们被称为污染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氢、氟化氢、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氨气等。污染气体的排放在工业和交通发达的城市尤为严重。污染气体的含量虽然很少,却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带来严重危害。2016年9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指出,全球每年有几百万人的死亡原因与空气污染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