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指利用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采集、捕捞,以及人工驯化、培育、种植和养殖 等途径,来获得农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可以分为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养殖业和栽培业等产业形式。
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如热量条件不仅制约着农作物 的产量,而且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我们常以活动积温,即日平均气温≥10℃持 续期的积温,作为衡量农作物热量条件的基本指标。 农业科学技术因素包括技术装备、生产技术、信息化等。农业技术装备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 率,使劳动力从繁忙的农业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加强农业的专业化进程。农业生产技术涉 及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农业信息化则有助于推动农业 生产与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融合,推进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提高农业智能化和 精准化水平。
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也改变了地理环境并带来许多环境问题,环境因素成为影响农业区位的 重要因素。例如,我国黄土高原地区为治理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 现代农业一般指应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现代农 业重视规模和效益,不断向有机、观赏、休闲等方向发展,衍生出有机农业、智慧农业、休闲观光 农业等新型农业类型。

精准农业:

精准农业是指以“3S”(GIS、GNSS、RS)空间信息技术和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SS)为基础,面向农田生产的精细农作方式。精准农业引领农业由资源型向科技型转变,利用遥感系统(RS)快速获取墒情、苗情、土壤养分、病虫害等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实时依据;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采集农田信息,指导农机精准作业;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整合各种数据资料,建立农田管理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依托决策支持系统,制定农 业生产决策,以实现高效利用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优化目标。

卫星定位系统与精准农业:用卫星定位系统精确定位导航的飞机播种、喷洒除草剂可减少横向重叠 和转弯重叠,节省费用。以卫星定位系统精确引导农机具夜间喷药,可提高治虫效果并降低对人畜 的伤害。装载土壤肥力实时传感器的变量施肥机,可实时监测土壤肥力,并根据作物长势等精确配 置和施放化肥,以减少浪费以及过度施肥对土壤环境的破坏。此外,在农田管理中应用卫星定位系 统,还能够提高土壤养分分布调查、作物产量监测等工作的效率及精度。
绿色农业与有机农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而绿色农业和有机 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绿色农业是指以生产、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关 键在于减少生产、储运、加工环节的污染,使农产品达到绿色食品的卫生标准。有机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 剂、除草剂、农膜、饲料添加剂等,而是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来维持农业生产系统 的稳定。
农业布局是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空间分布和农业生产的地域组合。它要求农业生产尽可能布 置在条件适宜的地区,一定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保持合理的比例。农业生产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 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
某地的农业布局会随着其区位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太湖沿岸的圩田,原来以种植水稻为主,现 在以水产养殖为主。 世界农业生产的发展变化具有以下特点:从自给自足到商品化生产;从“小而全”到专业化;从相对 分散到适度集中;从“千篇一律”到地域分工;从粗放型到集约型;农业生产经营与现代信息技术相 结合。
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 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试举例说明“互联网+”现代农业给电商、农户、消 费者以及农业企业带来的影响。

农业地域类型: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地域类 型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 作用下所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同一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 具有相同的特征。
调查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可从当地的农作物种类、主要农产品及商品率、农业区位条件等方面入 手。

探究: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以小麦和玉米生产为主,产品主要面向市场,具有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 平高等特点。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和出口国,其小麦、玉米等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 占有重要地位。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实行专业化和区域化生产。例如,美国中部平原的小麦区,小麦种植面积 和产量均占全国总面积和总产量的 80%,商品率超过 90%。

1.说说美国本土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分布的主要特点

2.收集资料,分析影响美国“小麦区”和“玉米带”的区位因素。

城郊农业:从杜能区位论到辛克莱模式

一个大平原中央有一个城市,它与周围农业地带组成 一个孤立的地区。如果地区内的气候、土嚷、地形、 交通等条件都相同,农业便会争取接近市场的区位, 因为离市场越远,农产品的运费越高。但越接近城市 或市场,地价或租金便越高,农氏必须提高单位面积 产值才能补偿昂贵的地租。一个地方选定所生产的农 产品,应当是最终获得收益最高的那种农产品。 杜能认为,在这个孤立的地区内,将形成以城市为中 心、由内向外的六个环带。这六个环带被称为杜能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城市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 扩张,城市边缘地带的农业区位分布与杜能农业区位论所述的分布已截然不同。作为城市用地,如建造工 厂或商业区等,通常比农业用地获得的利润高。因此,城市边缘地带的农民,在期待土地转为城市用地的心 理作用下,多不愿在土地上投入大量资金和劳务,农 业经营趋于扭放,这种现象距离城市愈近愈明显。因 为距离城市愈近的土地,由农业用地转为城市用地的 可能性愈大,从而使城市边缘地区的农业活动呈现出 与杜能农业区位模型相反的现象(如图 3-1-14 所示)。
距城市较远地区的土地,由于转变为城市用地的可能性小,所以到了城市扩张或发展潜力终止的临界点以外,农业分布又回到杜能农业区位模型。这种区位的变化是美国地理学家辛克莱研究提出的, 人们称之为”辛克莱模式”。

练习: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幅员辽阔,多平原和低地,淡水资源丰富。2020 年,俄罗 斯出口粮食达 4170 万吨。读图 3-2,完成相关任务。

1.结合图,查找俄罗斯气温、降水等资料,说一说,影响俄罗斯农业生产活动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 哪些?

2.找出俄罗斯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分布区域,分析俄罗斯适宜谷物种植地带的自然地理条件。

3.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可能给俄罗斯农业带来的影响。

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半岛,西临红海,东濒波斯 湾,沙漠面积广大,石油资源丰富,出产椰枣较多,粮食不能自给。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沙特阿拉伯利用出口石油积累的财富,对农业实行优惠政策,大 力发展设施农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本国生 产的小麦可以满足国内 90%的需要,鸡肉和牛奶的 自给率为 40%,蛋类基本实现自给,椰枣和蔬菜还可出口。

1.简要评价沙特阿拉伯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与 不利条件。

2.沙特阿拉伯在克服农业生产不利条件时,采用了哪 些农业科技措施?

3.沙特阿拉伯生产的西红柿为什么能进入英国超 市?想一想,影响沙特阿拉伯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 因素主要有哪些?

探究寿光市农业发展之路

地处黄河三角洲的山东省寿光市,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水源丰富, 土壤肥沃。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寿光是“种粮大县”,小麦、玉米、甘 薯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耕地总面积的 80%以上。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寿光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成为全国著名的“蔬 菜之乡”。这里率先解决了冬暖大棚生产夏季蔬菜的难题,随后又引 种了美国微型黄瓜、日本大叶菠菜、以色列西葫芦等新品种蔬菜, 并开发了蔬菜电子商务平台和信息网络系统。近年来,寿光正从全 国性蔬菜集散地向国际化迈进。

1.分析山东寿光成为“蔬菜之乡”的区位优势。

2.运用所学知识,对寿光蔬菜生产的国际化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新疆农业的“白色产业”与“红色产业”

新疆深居我国西北内陆,加上高山阻隔,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这里日照时间长,作物光合作用充分,有利于养分积蓄;降水量少,气候干燥,作物主要靠引水灌溉,病 虫害发生概率小;气温变化大,特别是春夏及秋冬之交,日温差变化极大。在此区位条件下,以棉 花、羊毛和乳品生产及加工等为主的“白色产业”得到发展。新疆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 地,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一半以上。

在新疆,与具有传统优势的棉花种植业相比,以番茄、辣椒、红枣、枸杞和红花等农产品生 产与加工为特色的“红色产业”异军突起,并赋予当地农业新的特色。
在新疆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变化不大,而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这里形 成了面向东西双向开放的地理优势。新疆把握国内外市场机遇,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积极发 展高附加值的“红色产业”和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适合喜光的红色作物生长和红色素积累;气候干燥,有利于作物晾晒储 存;草原、绿洲远离城市和工业污染,是理想的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

崖州区位于海南省三亚市。这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世代居民以传统农业为主,积累了丰富的耕 作经验。国道、高速公路和铁路贯穿崖州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加上便捷的交通,使崖州区成为海南 冬季大型蔬菜生产和集散地之一。天来亮,崖州区的道路边便站满了等着去摘豇豆的工人。他们要 赶在中午前,将采摘的新鲜豇豆运到市场上,卖给远道而来的商户。商户收购后,马上打包装车, 下午就发往全国各地的蔬菜批发市场。

甘肃省兰州市地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交会处,利用干冷的气候条件, 当地居民在高海拔地区种植优质的高原夏菜。高原夏菜指夏季在气候干冷的高原地区生长的蔬菜, 包括菜花、甘蓝和大白菜等。它们对生长环境要求高,除了气候千冷,还需要较大的昼夜温差、充 足的光照、清新的空气。每年 7 月,早晨 5 点多,菜农们就来到菜地里采摘菜花等蔬菜。当天,这 些蔬菜就被运往南方沿海各大城市。
思考:比较分析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和甘肃省兰州市作为蔬菜产地,各具备哪些有利条件。

答案:美国:1.地区生产的专业化。 2.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位于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阔:靠近五大湖 和密西西比河,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地广人稀,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工业发达,为农业提供 生产资料和先进的科技。 俄罗斯:1.纬度高,气候寒冷,寒冷期长(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冻土广布;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不足,水 热配合差,不利于农业活动。 2.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的农业区。谷物种植地带主要位于西西伯利亚南部和 东欧平原南部的伏尔加河沿岸。适宜的条件:地势平坦;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土壤肥沃(有深厚黑土 分布):灌溉水源充足等。 3.全球变暖会使俄罗斯温暖的气候区范围扩大,热量条件变好,农作物可生长的时间变长:冻土层融化, 农业可开发的区域扩大,耕地资源增加,生产规模会扩大。但是,气候变暖会有利于病虫繁衍,增加 对农业生产的威胁。 沙特:(1)有利条件:全年高温,光热充足;石油生产大国,有雄厚的资金用于农业投资。不利条件:气 候干旱,降水稀少,水源短缺;境内沙漠广布,可耕地少。 (2)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技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采用海水淡化技术等。 (3)沙特阿拉伯光照充足,西红柿品质较好;大规模种植,产量高、价格低;英国气候条件不利于西红 柿生长,市场需求大;两地运输便捷。
国家政策支持、资金充足和农业技术进步。 寿光:1.山东寿光的区位优势:位于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 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政府政策支持;种植技术水平高,并且引进了国外优良品种,开发了蔬菜电子 商务平台和信息网络系统,信息交流快捷。 2.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提高冷藏保鲜技术,蔬菜生产规模化、品种优良化、品种多样化,完善电子 商务和信息网络系统,获得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等。

下载PDF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