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后半叶,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接连不断地发生。例如,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3-1956年日本的水侯病事件等。此时,工业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激起了民众的不满,并且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1972年,罗马俱乐部撰写的《增长的极限》一书出版。书中指出:如果人类仍然按照目前速度发展的话,很快就会超出地球的极限;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五个,包括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书中警告人类:人口增长、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都呈指数增长,如果这种模式继续下去的话,世界就会面临一场”灾难性的崩溃”,地球将很快失去供养人类的能力。于是,人类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行为,环境和发展问题开始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开始把环境问题摆上议事日程,这是人类认识环境问题的一个里程碑。为了寻求一种真正建立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可承受基础上的发展模式,人们经过不懈探索,先后提出了各种构想,如”零增长”的发展模式等。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明确指出:环境问题产
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出了偏差,人类妥想继续生存和发展的话,就必须改变目前的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基于哪些问题提出的?我们应该采取何种生活方式,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