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之所以造成人地关系紧张,归结起来有两个层面的原因:一个是思想观念层面,一个是社会行为层面。因此,人类必须改变一系列违背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改变损害环境的各种行为。尽快恢复被损害了的环境,减少乃至消除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新的损害,这样才能保证人类与环境持久地、和谐地发展下去。

转变观念

人类需要转变的观念包括消费观、发展观、资源观、环境观和伦理道德观等。这种观念的转变将是根本的、深刻的,会带动整个人类文明的转变。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大局观、长远观和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调整行为

从社会行为的主体看,社会行为可以分为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主种。这三种行为,都可能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政府行为是国家的管理行为,应调整制定政策、法律、法规和发展计划,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并组织实施。

·市场行为指各种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行为,应调整传统的商品模式,尽可能地满足绿色发展需要。

·公众行为指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诸如消费、居家休闲和旅游等方面的行为,应注重绿色消费,保护环境。

发展绿色科技

科技是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绿色科技,意味着新一代的科技将承担起保护环境,并推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绿色科技强调自然资源的合理

开发、综合利用和保值增值,强调发展清洁生产方式和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提倡文明的、适度的消费方式。

加强国际合作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要从现在运行的传统模式,转换到一个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中去,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转变。同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建立真正的全球伙伴关系,《21世纪议程》明确了世界各国对于保护地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落实《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国际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核心工作。各国要将语言转化为行动,将承诺转化为现实,认真推进、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携手走上公平、开放、全面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共同提高全人类的福祉。

思考: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者的关系是什么?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转变观念,养成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怎么开展有效的国际合作?如何落实”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下载PDF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