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中国著名地理学家李春芬教授发表《秘鲁200海里海洋权的地理分析》一文,对秘鲁为什么提出200海里海洋权,进行了精辟的地理分析。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海洋资源对秘鲁国民经济的意义
不论捕鱼量还是鱼粉产量,秘鲁当时都居世界前列。正常情况下,鱼粉出口值占秘鲁外汇收入的第二位。此外,渔艇制迄业、农业(棉花、甘及等依赖鸟粪做肥料)及相关的农产品加工工业(制糖业和棉纺织业)等方面都与海洋资源有关。因此,秘鲁的海洋渔业资源不仅直接关系到渔业,同时也涉及农业和相关工业,对秘鲁国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秘鲁把海洋权范围划定为200海里的原因
秘鲁岸外大陆架狭窄,但渔业资源、却极其丰富,渔场超过大陆架范围。秘鲁政府把海洋权范围定为200海里同鱼类分布的宽度范围有直接关系。秘鲁渔场鱼的种类很多,约有225种,而不同鱼类分布宽度有所不同,究竟应以何种鱼类为准呢?这不仅要查明在秘鲁鱼产量中各类鱼所占比例,还要从鱼类和海鸟的关系以及同鱼产品加工工业(特别是鱼粉工业)的关系等方面考虑。综合来看,鳀鱼是秘舍的主要鱼类,身长12-15厘米,在秘鲁的捕捞量中占95%左右,几乎全部用作制造鱼粉的原料。沿海的海鸟也主要依靠鳀鱼为生,其他重要鱼类如金枪鱼、旗鱼、鲤鱼等也捕食鳀鱼。所以鳀鱼在渔业资源中具有重要意义。
可有关鳀鱼分布的宽度范围缺乏实际资料。应该怎么确定鳀鱼分布的大致宽度呢?研完表明,成年的鳀鱼是直接依靠浮游植物为生,通过了解浮游植物的范围,可以确定鳀鱼的分布范围。按实际观测资料,秘鲁沿海海域有些地段在远离海岸170多海里处,浮游植物繁殖能力并未减弱,鳀鱼分布的范围实际上会超过这个宽度。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亚半岛岸外海域鳀鱼分布的宽度超过200海里。过去外国渔船队入侵智利-秘鲁-厄瓜多尔海域捕捞全枪鱼,就是在200海里范围内进行的。
综上所述,秘鲁政府提出200海里的海洋权范围十分必要,也合情合理。

.保护海洋渔业资源与当地农业的关系
把海洋权范围定为200海里,基本上是自然地理的问题。我们还要从经济联系角度阐明保护海洋资源对国民经济的重大意义。海洋渔业资源对农业的影响主要通过海鸟和鸟粪两个环节实现。因为沿海海域盛产鳀鱼,沿海一带的岛屿和半岛栖息着数以千百万计的海鸟,如藕鹏、周码等,它们主要就依靠鳀鱼为生。所以在岛屿和半岛上堆积了大量鸟粪,在未大规模开采以前,乌粪堆积高达45米。它之所以能够得到大量保存,同秘鲁当地的极端干燥
的气候有关。乌粪是一种富含虱、磷、钟的优质肥料,早在印加帝国时期己广泛利用它作为肥料。19世纪和20世纪,鸟粪甚至是秘鲁出口贸易的主要支柱。现在秘鲁沿海是最重要的灌溉农区,所产棉花、芽、糖等在出口总值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鸟粪对这类经济作物的生产影响极大。
因长期大规模开采,堆积的鸟粪已近枯竭,目前所产鸟粪已不能满足本国的需要。由此可见,保护鳀鱼资源是非常必要的。
思考:1.从自然地理和人丈地理的角度分析秘鲁海洋权范围定为200海里的原因。
2.在分析中,如何使用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