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所采用的市场机制。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平在2011年就已经起步。20门年,我国确定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等地作为试点开展碳交易。2017年12月19日,我国的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初步有1600家左右的火电企业获得碳排放配额。这些企业涉及碳排放量约35亿吨,占全国碳排放量的1/3,电力行业将成为全国碳交易市场的主力军。

华新水泥是2014年第一批被湖北省纳入碳排放管理的企业,第一年履约,花费3000多万元购买2046万吨碳自己额。但其在年度履约期结算时却发现实际排放量比自己额超出了115.34万吨,购买超出自己额的花费相当于华新水泥企业在华中地区一年的纯收入,损失惨重。之后,华新水泥从第二年开始特别注重节能减排,专门成立气候保护部门,通过自主研发技术把生活垃圾、工厂废弃物加工成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垃圾衍生燃料替代传统的煤炭。经一年时间,华新水泥不但不再需要购买排放自己额,反而通过出售盈余的42.38万吨碳排放额度实现净收益900多万元。截至2017年,湖北全省纳入碳市场的控排企业,已通过节能降碳实现碳市场收益3亿元。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是我国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体制机制创新,对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引领气候变化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发挥市场机制在碳排放空间自己直领域的决定性作用,为低碳发展提供经济激励,培育低碳经济新动能;
二、强化碳排放约束,促进能源清洁转型、优化产业结构;
三、降低全社会碳减排成本,盘活低碳要素流动,提高全社会的绿色低碳意识;
四、兑现国际承诺,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中国经验。
思考:碳交易是如何促进碳减排目标的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