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一块田”就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农民把手中零散的土地都拿出未,通过丈量和整合,把整合后的农田进行重新分配,让每户村民都得到一整块面积较大的农田。
“一户一块田”改革是安徽省怀远县农民在2014年土地承包确权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之前农村土地承包,按照国家规定把土地划分成一、二、三等,按一定比例折合成总面积,平均分给每户。这就使每户都有多块小片地,俗称”巴掌田”,因为一、二、二等土地处在村里的不同区域,所以每户的田地也都分布在村里各处。”巴掌田”给新的土地承包确权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当地村民自发创造了把每户的田整合在一起,通过把小田整合成大田进行确权的改革。为了把改革推动下去,多个村委会逐步摸索建立了各方面制度,确保改革对每户都公平公正。
随着”一户一块田”的推行,小地块之间的田埂、垄沟被整平,连接成了大地块,有效耕地面积增加了。据当地初步测算,有效土地面积增加了5%左右。”一户一块田”增地增产,有利于适度规模经营,带未的结果就是增收。据统计,怀远县徐圩乡实行”一户一块田”的地区,户均增收10%左右。
以前耕种、收割的时候,因地块小,不利于机械操作,效率很低,每公顷成本要3000至114500元。现在减少900到1200元。随着”一户一块田”的推行,地块面积扩大,大型农业机械操作更加方便,效率提升,成本大大降低。同时,通过重新整合土地,地块面积扩大,水利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以前一下雨,田边的小水沟就满了,要排涝就要扒田排水,每年自家田里都有两三垄庄稼要被淹死。现在田边的排水沟又大又深,不需要排涝,这么一算,产量自然也增加了。
当地农村90%的纠纷走因为土地事项。以前地块小,地块分散,抢夺机械、抢种抢收、错收漏收的情况也常有发生,纠纷争执年年都有,村委会焦头烂额。现在一户一块田,面积大了,界线清楚,纠纷矛盾也就少了。
为了鼓励”一户一块田”的推广,怀远县政府部门实行了适当的奖励办法;同时也认识到,”一户一块田”改革的具体措施主要靠自身实践中摸索,制度建立需要一个过程。在具体工作中,要求群众必须完全自愿,不过分追求速度和规模。
思考:1.”一户一块田”改革可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哪些问题?
2.”一户一块田”改革对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增加粮食产量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