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提供了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85%以上的能量。然而,化石能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其供应的紧张程度日趋增加,难以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长,加之化石能源消费带来的环境污染与全球气候变化等严重环境问题,使能源安全问题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2016年我国首次将铁、铬、铜、铝等14种金属矿产资源,磷、钾盐等4种非金属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炭等6种能源矿产资源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目录。
我国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能源资源具有“富煤、少油、缺气、丰水、多风”的禀赋,这两方面共同决定了我国能源供需具有以下特点。
•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大、增长快:21世纪以来,我国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的1/5以上,均位居世界第一;消费量的增长大于生产量的增长(图2.12)。

•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约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7%,与世界上以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有明显的差别(图2.13)。

•油气资源相对短缺:我国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只约占世界的1%和2%。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分别约占世界的1/8和1/20。2017年我国石油消费约70%依赖进口,已超过国际上公认的50%的安全警戒线;天然气约40%靠进口(图2.14)。

•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配置错位:我国能源主要消费区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而煤炭和石油“北多南少”(图2.15),天然气和水能“西多东少”,形成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空间格局。大规模、长距离的输送使能源输送环节的安全保障十分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