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餐桌上的主食。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维系我国经济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粮食安全首先要保障粮食数量,即生产和储备足够多的粮食。我国始终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在政策、资金、科技等方面提供优先支持,实现了粮食从增产到稳产高产。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6.2亿吨,实现“十二连增”。目前,我国粮食总产量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人均粮食产量也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国家粮食储备体系日臻完备,我国居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

然而,由于我国人口多,粮食消费需求大,粮食消费总量高居世界第一位。21世纪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有所改善,膳食水平明显提高,对肉、禽、蛋、奶、食用油等食品的消费需求促使工业和畜牧业用粮增长速度加快,从而导致粮食需求量持续增长。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进口国。

活动:1.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与粮食进口量齐升。请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2.成为世界粮食进口量最多的国家是否意味着我国粮食安全已经出现问题?就此谈谈你的观点。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自然基础,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决定性影响。粮食产量与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复种指数等有关。目前,我国复种指数已处于很高水平,尽管粮食单产还有提升空间但难度很大,因而必须保证拥有足够的粮食播种面积,这就需要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因此,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同时因地制宜、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
粮食安全不仅要保障有足够的粮食储备,还要保障粮食质量。粮食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当前百姓对粮食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有机、有地理标志的粮食产品日益受到欢迎。我们在保障粮食数量安全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粮食质量安全,确保人们吃到“放心粮”。
粮食质量安全依赖于耕地质量安全。提高耕地质量,一要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禁止向耕地任意排放各种污染物;二要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减少农药、化肥在耕地中的残留;三要通过增施有机肥、改变耕作制度、换土、深翻等手段,维持土壤肥力。
“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是我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基本内容。“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三大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