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资源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持续再生,其数量相对稳定,甚至有可能增加。例如,随着人类的开发利用,生物在自然或人为条件下可以进行繁衍和恢复,从而为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生物资源。但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可再生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资源,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有些可再生资源的空间分布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如气候资源。
水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被广泛利用。地球上的水资源,广义上说,包括陆地水和海洋水,即地球上所有的淡水和威水。但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水资源是狭义的水资源,即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目前人们较易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地表水中的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以及地下水中的浅层地下水,其储量不足全球水体总储量的1%。

人们通常以多年平均径流量来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量的多少。一个地区径流量取决于该地的降水量与蒸发量。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即为该地的年径流量。比较各大洲多年平均径流量,以亚洲最多,南美洲次之,而大洋洲最少。

世界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

水资源质量即水质。自然界中的水是不断运动的,具有一定的白净能力。人类根据水的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对水质进行划分,水资源用途不同,水质划分标准也不同。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各国都制定有各自的水质标准。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约为32466.4亿立方米,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3,是联合国认定的”水资源紧缺”国家。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格局与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根据多年平均径流量,我国可划分为丰水带、多水带、过渡带、少水带和缺水带五个径流带。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但水过多(洪涝)或过少(干旱)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此外,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导致的淡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等问题,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以达到兴利除害的双重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