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类多,储量丰富
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发现矿产种类173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种类比较齐全的少数几个资源大国之一。在我国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钨、锡、锑、稀土等矿产居世界第一位,煤、钒、钼、锂等矿产居世界第二位。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矿产探明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

(二)贫矿多,富矿少,共生矿多
在我国矿产资源中,少部分矿产品位较高,如钨矿、锑矿等,大部分品位较低,如铁、铜、铝土等多为贫矿。我国有一半以上的矿产以共生的形式赋存,尤其是金属矿产。这些特点使我国矿产利用难度大,开采成本高。
矿产品位指金属矿床和部分非金属矿床(如磷灰石、钾盐、萤石等)中有用组分的富集程度及单位含量,是衡量矿产资源质量的主要标志。
(三)区域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我国许多重要的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在少数省区。例如,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等地,天然气资源多分布在我国西部,磷矿、钨矿、锡矿主要分布在南方少数省区。由于矿产资源空间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需要对矿产资源进行远距离运输。

活动: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位于四川西南部的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储量丰富,其中钒、钛探明储量各占全国探明储量的87.0%和94.3%,分别居世界第三位和第一位,号称“世界钒钛之都”,矿石中还伴生有铬、钪、钴、镍、镓等元素。

(1)说一说,攀枝花铁矿的开采有哪些优势?在开采过程中,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2)议一议,如何提高攀枝花铁矿开采的综合效益?
2.以小组为单位,查找我国矿产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的具体案例,从区域认知的角度,说明如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