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上的联系性
“一带一路”地理覆盖范围广,包括了整个欧亚大陆及非洲部分地区,联通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沿线合作国家已达60多个。
“一带一路”国家地缘的临近性和联系性增强了沿线国家及地区间的联系,促进了人口、资源、资金、信息的流通,有效推动了国家间的协作发展。但同时,“一带一路”途经地区地形、气候类型多样,自然地理环境差别较大,经济发展、文化、宗教等也存在空间分异,对国家及地区间的协作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资源禀赋的互补性
资源禀赋的互补性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基础。各国资源条件差异产生的供需矛盾,促使各国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例如,中亚国家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东南亚有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我国有丰富的稀土和钼资源等,资源禀赋的互补使得相互间投资和贸易的潜力非常大。
交通通信的联通性
交通运输与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的互联互通是支撑国际合作的基础条件。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中俄和中缅石油管线的建成、昆曼公路和泛亚铁路国内段的通车,以及正在规划或建设中的中俄高铁、中俄天然气管道、中巴铁路、中缅印铁路、北斗卫星的全球覆盖等,促进了国际交通走廊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一带一路”建设。
经济发展的互助性
“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许多共性问题;但同时在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一定差异性。有些国家尚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有些国家处于产业结构升级阶段,经济发展有很好的互助和互补性,有利于国际经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