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的开发利用情况来看,我国耕地具有以下特点。
人均耕地少:我国耕地总量多,人均少。人均耕地面积约0.1公顷(1.37亩),为世界平均值的45%。

分布不均衡:我国土地面积辽阔的西部地区耕地资源相对匮乏,质量也较低;其他几个地区则相反,如东北地区土地面积仅占我国士地面积的6.5%,而耕地面积却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19.4%。

耕地后备资源有限: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主要是可开垦荒草地、可开垦盐碱地、可开垦内陆滩涂和可开垦裸地。2016年末,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约535万公顷,比2003年下降近200万公顷,且土地质量、可利用程度参差不齐。
耕地质量下降:耕地质量下降主要表现在:一是耕地的利用方式不当,长期高强度、超负荷的利用,导致耕地有机质含量降低、肥力下降,土壤大面积退化;二是部分地区由于种粮收入少、耕作条件差等原因造成弃耕;三是生态环境恶劣地区对耕地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等问题。
思考:我国耕地的开发利用现状对耕地质量有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