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河流的干流和各级支流以及连通的湖泊、沼泽构成了水系,由分水岭所包围的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称为流域(图4.2)。流域从源头到河口、从上游到下游、从左岸到右岸、从支流到干流之间通过水流相互连接和影响,形成完整、独立的自然区域。

流域内的水资源具有农业灌溉、淡水养殖、提供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发展航运、水能发电、生态保护、旅游等多种功能,对于流域内不同行政区域、不同行业和部门具有开放共享性。因此流域内水资源的协作开发和综合利用,会影响整个流域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运行和发展。
不同的利益主体对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不同,导致地区之间、上下游之间、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在水资源利用、水质保护中出现利益冲突(图4.3)。

考虑到流域的整体性强、关联度高的特点,需要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统筹管理。但是,流域可能跨越不同的行政区,由不同主体分别行使管理权,因此,需要综合运用工程技术措施和行政、法律、市场等手段,对流域进行统筹管理,分担义务、分享权利、协调行为,为流域内各区域提供公平的共同发展的机会。例如,在上游地区,制定相关法律,实施水源地保护、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措施;对下游区域征收费用作为对上游生态保护的经济补偿;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全流域进行水量的分配和调度、水利工程建设的布局规划、排污治污管控。河长制就是其中一种流域管理机制,可以有效解决上游和下游、岸上和岸下的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等问题。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经9个省级行政区(图4.4)。黄河含沙量大,径流量少,存在着上下游之间调沙减淤、水量调控等问题,需要加强流域内的协调发展。

思考:1.为什么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
2.为什么黄河没有成为重要的航运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