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特点,分析上海对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的辐射带动作用。

2.国家正在推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上海如何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和长江上游城市群(以重庆、成都为核心)的发展联系,促进沿江产业转型提升,又切实保护好长江的生态环境?

3.伦敦都市圈的雏形来源于“巴罗委员会”(英国指导城市和区域规划的机构)规划的同心圈设计。随着城市集群化的不断推进,以伦敦为圆心,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及小城镇的发展,使得伦敦都市圈成为世界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同时也作为高新科技中心、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和国际信息传播中心。现代交通网络化、多种交通一体化,是伦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了解决伦敦人口过于密集的问题,20世纪五六十年代,政府在离伦敦市中心50千米的半径内建立了8座新城(卫星城),而后以伦敦为核心,沿主要交通干线向外扩展,在都市区范围内构建“反磁力吸引”体系,引进中心区的工业企业,配套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并为迁入居民提供各种工作岗位,既有效疏解大城市核心区过于密集的人口和产业,又在各自的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随着大伦敦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经济结构逐渐完善,以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为依托,构建起各区域之间密切的联系,形成了多中心网络型空间格局。大都市周边城市职能各异,特色鲜明,分工合理,有利于大都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产业布局的协同和整体功能的提升。

(1)说明伦敦大都市空间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

(2)结合材料,分析伦敦对周边卫星城的辐射功能是如何体现的。

(3)议一议,伦敦都市圈对伦敦自身发展有哪些意义?

下载PDF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