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把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并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①的城市,称为资源型城市。
脚注:主导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要的支配地位,比重较大,综合效益较高,与其他产业关联度高,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的产业。

城市所依托的资源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开采殆尽,或市场对这种资源的需求大幅度减少,城市经济发展趋于缓慢,资源型城市就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图2.24)。截至2017年,我国国务院确定了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占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的26.3%。资源枯竭型城市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转型发展。
•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的利用价值:有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实施资源深度开发,延长资源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例如,大庆油田在历经近30年稳产、高产之后,于2003年开始产量下降。随后,大庆的城市经济开始进入衰退期。大庆选择了延长资源产业链,将油气资源深加工作为城市转型之路。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利用进口俄罗斯油气资源,大庆重点发展石化产业(图2.25)。

•开发新的资源,培育新的主导产业:有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拓展开发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类型,甚至延伸至人文资源范畴,培育新的主导产业。例如,辽宁省阜新市在煤炭资源枯竭之后,首先依靠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吸纳就业,然后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和煤化工产业,推动城市转型(图2.26)。

在众多资源枯竭型城市中,河南省焦作市是转型发展比较成功的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