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要素可以分为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自然要素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
人文要素包括人口、文化、经济等。区域要素可以通过景观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来(图1.8)。

区域内各类要素是相互影响的,有些是直接影响,有些是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物质和能量,与自然界发生直接联系,如捕鱼、采矿、风能发电;区域的文化会通过制度、习俗、社会组织等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再间接影响自然界。
例如,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的实施,控制了污染企业的数量和分布,以及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减少了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
区域内各类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使得区域具有整体性,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例如,浙江省青田县在稻田里养鱼,鱼食昆虫、杂草,鱼粪肥田;水稻为鱼类提供氧气、有机物质等,形成良性循环的稻鱼共生系统。稻鱼共生系统是青田县的“名片”,能够给区域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又如,在干旱地区,人们通过修建水渠、发展节水技术等,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并制定了严格的分段用水制度,使聚落和农业得以发展。同时,这些地区的人们在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意识到水资源是区域发展的限制条件,要保持人水协调,以免给环境造成过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