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有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构成等。根据这些指标,可将区域划分为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或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然而,要全面地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并不容易。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创立了人文发展指数(HumanDevelopmentIndex,简称HDI),即以人口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成人教育程度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三项指标来反映一个区域的人口生活质量状况。此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都发布世界各国的人文发展指数,并在《人类发展报告》中使用它来衡量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

阅读:区域开发方式

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大范围破坏为代价,谋求地方经济在短时期内的高速增长。精细型的区域开发方式,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度利用,强调以较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换取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区域,内部联系和对外交流强度不大,其社会经济通常是相对封闭的。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区域,往往将其社会经济发展放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上综合考虑,十分关注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展;区域是相对开放的,与外界保持着密切的社会、经济和技术联系。

下载PDF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