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历史阶段,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例如,在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期,农业基本上“靠天收获”,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重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科技进步能够削弱自然因素对农业发展的限制。农业机械的使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的推广,以及作物品种的改良、农药和化肥的推广等,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例如,随着节水技术的发展和作物品种耐旱特性的改良,干旱地区也能大规模发展农业生产。

随着商品农业的发展,市场和交通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不断增强。及时把握市场和农产品需求信息,可以为农业生产的决策提供依据;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提高,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同时,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产值的提高,运费在农产品价格中所占比重大幅下降。例如,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原来远离城市的乡村变为城市郊区,农业生产往往由单一的种植业逐渐变为以蔬菜、花卉、养殖等为主的多种生产。

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也改变了地理环境并带来许多环境问题,环境因素成为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例如,我国黄土高原地区为治理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