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它是人们基于对世界的认识和实践的需要,在地域差异的基础上划定的。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有些区域,如行政区或流域,边界是明确的;有些区域,如自然带或语言区,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有的区域主要按照自然特征划分,如中国东部季风区或黄土高原区;有的区域主要按照人文特征划分,如汉语北方方言区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有的区域是综合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划分的,如中国主体功能区。关于平沙岛的表述中包含了按自然特征划分的气候区,按人文特征划分的行政区,以及综合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划分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等不同类型的区域。

有的区域是政府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划定的。例如,划定行政区、经济特区、保税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可以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划定对口支援地区、国家扶贫地区,有助于消除贫困,体现社会公平;划定禁止开发区、生态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除了促进经济发展外,还可以保护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创新力。

有的区域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认知的,科学认识和划分这些区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中国科学家找出了中国野生稻分布区,为水稻育种专家寻找杂交育种的野生稻提供了帮助(图1.2);科学家发现低硒地区,为有效预防克山病提供了依据。

下载PDF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