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人均占有资源少,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城乡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国城镇化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城镇化任务艰巨,发展空间大。我国须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与城镇互动、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镇与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与互相促进的城镇化。2014年我国新型城镇化试点以来,涌现出许多典型的发展模式。例如,珠三角模式在突出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前提下,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进而实现城市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

新型城镇化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有助于进一步开拓市场,增加农产品和工业品消费需求,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等行业发展,缓解投资需求扩大而内需不足的矛盾。此外,新型城镇化还有助于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活动:探究家乡的新型城镇化

制定研究方案,开展以“探究家乡的新型城镇化”为主题的案例研究。提示:研究方案主要包括小组成员分工、研究的预期进展(研究阶段、时间安排和活动的主要内容及目标等)、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调研报告、论文、图片等)。

下载PDF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