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寒带冰原带、寒带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三种自然带。它们具有一定的宽度,大体沿纬线方向平行伸展,南北方向更替。
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冬季漫长,夏季短暂,气温由北向南递增。由于气温低,蒸发量小,水分条件在地域分异中的作用较小,而热量条件特别是夏季最热月的平均气温,成为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

格陵兰岛上的大部分地区及北冰洋上的一些岛屿,最热月气温在0℃以下,属寒带冰原带。岛上除少数裸露的岩石外,几乎终年被冰层覆盖,偶尔可见北极熊、北极狐。如果在南极洲,可见企鹅成群漫步在海滨。
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最热月平均气温高于0℃而低于10℃的地带,自然植被以苔藓、地衣为主,称为寒带苔原带。这里动物种类不多,主要有驯鹿、北极狐等。暖季短暂,但白天很长,从南方飞来的大批候鸟在此繁衍后代。
最热月气温高于10℃的地带,生长着大量的松、云杉、冷杉等耐寒的针叶林树种,称之为亚寒带针叶林带。森林深处,活跃着麋鹿、紫貂等珍贵野生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