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口的发展变化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而,国际人口迁移往往反映出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20世纪以前,世界不少地区处于开发和待开发状态,与之相适应,国际人口迁移的目的地主要是人口较少的地区和尚未开发的地区。例如,15世纪“新大陆”被发现后,两类移民纷至沓来:一类移民来自欧洲,他们是“新大陆”的殖民者;另一类移民来自非洲,他们是欧洲殖民者贩运到美洲的奴隶,他们为美洲的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同时也导致非洲人口锐减。另外,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世纪到20世纪初,欧洲各国在自身人口增长(推力)和北美急需劳动力(拉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涌向美国及加拿大的移民潮。两次世界大战对国际人口迁移造成了深刻影响。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乱造成了大量难民,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主要由战乱国家迁往非战乱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国际人口的政治性迁移急剧增加。战后欧洲重新划定国界,东欧各国因国界变动而互有人口迁移。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分治,在南亚次大陆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取得独立的非洲国家,将原先的殖民者大量遣返回宗主国。
第二,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美洲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大批欧洲人从殖民地返回故里。而战后欧洲经济发展较快,人口压力减轻,人口迁出也日益减少。于是,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变为人口迁入地。
第三,美国仍是主要的人口迁入地,但迁入人口的来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欧洲移民逐渐减少,拉丁美洲取代欧洲成为美国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地。20世纪70年代后,亚洲迁入美国的人数也超过了欧洲。
总之,战后的国际人口迁移,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这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生了不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