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到19世纪,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是美洲“新大陆”等未开发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际人口大多从贫困落后地区移向富裕发达地区。
问题:人口迁移受哪些因素影响?
人口迁移指人口变换常住地的空间移动,它反映人口在地域之间的动态变化,使人口空间分布变得复杂。人口迁移一般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在人类社会早期,人类为满足生存需求而经常迁移。在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古代农业社会,人口迁移与寻求更适宜的生活环境联系紧密。这个阶段人口迁移以集团性迁移或大批迁移为主。
15世纪至19世纪,受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的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以跨越大洲、海洋的远距离国际人口迁移为主,人口迁移规模大,持续时间长。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主流是从“旧大陆”迁往“新大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内人口迁移以向城镇迁移为主,国际人口迁移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例如,人口趋于向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迁移;永久性定居移民比例减小,非定居的外籍劳工增多;人口迁移目的和形式日益多元化等。

活动探究: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
读图1-2-1和图1-2-2,结合实例,简要说明不同历史阶段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提示:可从人口迁移时间、规模、方向(包括迁出地和迁入地)、距离,以及迁移目的和形式等方面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