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系统内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都可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深远影响,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候变暖,从而引起高山冰川退缩和两极冰盖消融,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动物、植物向高纬度地区迁移,或灭绝,或出现新的物种;流水地貌和土壤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会产生单个自然地理要素所不具备的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生产功能是自然地理环境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绿色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二氧化碳,土壤、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和无机盐,光合作用通过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将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有机地联系起来,合成有机物。平衡功能是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如大气本身并没有减缓二氧化碳增加速率的功能,但通过自然界中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却能减少部分新增的二氧化碳,如在海洋生物的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发生反应,形成碳酸钙,减少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思考:举例说明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整体性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自然地理环境变化的预测、自然区划、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开发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开发和利用自然地理环境时需要以系统、动态和普遍联系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

下载PDF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